• 论坛网址:https://db163.us(可微信分享)、https://0668.es、https://0668.cc(全加密访问)

讨论 整治电白区教育收费乱象,还教育一片纯粹之地 (26人在浏览)

环卫工人

学前班
注册
2025-04-01
帖子
47
反馈评分
11
点数
0
性别
保密
    iOS 4 Mobile Safari 5.0.2
  • #1
近期,电白区学校电子IC卡问题引发关注,这并非单一学校的个案,而是需要全区警惕的共性问题。本是为方便管理的电子IC卡,若被过度复杂化,不仅会无端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,更可能异化为部分学校的敛财工具,这种现象绝不能被纵容。

从问题暴露程度来看,小学阶段的电子IC卡问题或许只是“冰山一角”,初中、高中阶段的类似乱象更值得警惕。相较于小学,初高中涉及的费用项目可能更繁杂,若缺乏有效监管,而且这类金额高达数十倍,家长的经济压力将进一步加剧,教育公平也会因此失衡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教育领域的乱象并非仅存在于校园内。随着校外违规辅导被纳入立法打击范畴,规范教育市场秩序已成为社会共识。而校园内的不合理收费、不公开不透明的财务操作,与校外违规辅导本质相同,都是对教育公益属性的侵蚀,对家长权益的损害。

教育的核心是教书育人,而非逐利。电白区教育主管部门需切实扛起监管责任,加大对各学校收费问题的整治力度:一方面,全面排查各类不合理收费项目,对电子IC卡等基础服务的收费标准进行公开公示,确保每一笔费用都经得起监督;另一方面,建立长效监督机制,畅通家长反馈渠道,对试图借教育行业“发财”的行为零容忍。

家长不允许教育沦为牟利工具,国家更明确禁止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。唯有严格规范学校收费行为,斩断利益链条,才能让教育回归本质,让家长放心、让社会满意,为电白区的孩子们营造一个纯粹、公平的教育环境,电白教育才有望发展更好。
 
    iOS 4 Mobile Safari 5.0.2
  • #2
个别热心网友的观点,或许言辞表达尚有打磨空间,但字里行间的热心与真诚却难以掩盖。自家孩子在学校享有不错待遇,他却能将目光投向那些未被公平对待的“差生”,主动为他们发声、打抱不平,那份跳出个人利益、关注群体困境的自觉,正是当下难能可贵的社会良知。

教育里的“小问题”,从来都不是真的“小”。例如早餐不饱不敢拿,剩下全被打包走。有人多吃有人不吃,好的老师会关心到位些,剩余的合理分配给了学生。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,有的规矩也已成为学生默认的规则,一次对学生的区别对待、一回资源分配的倾斜、一种对弱势学生的忽视,若长期被默许、被放任,便会像积沙成塔般演变成根深蒂固的潜规则,甚至为权力寻租、教育腐败埋下隐患。人们对学校、对老师的监督与讨论,从来都不是“无缘无故的针对”,而是“恨铁不成钢”的殷切期待:期待每所学校都能守住教育初心,期待每个孩子都能被公平对待,期待教育能真正成为“有教无类”的托底力量。

当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普遍提升,当每个校园都能提供优质且公平的教育资源,家长们何需挤破头争抢私立学校的名额?何需费尽心思找关系、“买学位”?那些诸如“阳江看守所插灯泡”般的荒诞乱象,更会失去滋生的土壤。网友们的发声,本质上是千万家庭对教育公平的共同呼吁。唯有正视每一个“小问题”,守护好每一份公平,才能让教育回归本真,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平等成长。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35.0.7049.79
  • #3
我相信绝大部分家长都是非常尊重老师的,当然不排除极个别自私自利的胡搅蛮缠的家长,也有极个别禽兽老师成了害群之马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,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是必须的。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97.0.4692.98
  • #4
有时候也要注意矫枉过正,避免一刀切,比如捌哥说的佛山投诉事件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04.0.5112.97
  • #5
有时候也要注意矫枉过正,避免一刀切,比如捌哥说的佛山投诉事件
其实我不太相信一个家长的信改变上面那些决策,我估计是符合了预备政策,一切刚好推行。
 

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

后退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