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论坛网址:https://db163.us(可微信分享)、https://0668.es、https://0668.cc(全加密访问)

讨论 老师一巴掌,家长索赔十万?这场“教育战争”,把所有人逼上绝路 (29人在浏览)

注册
2009-11-04
帖子
1,909
反馈评分
144
点数
101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35.0.7049.79
  • #1
老师一巴掌,家长索赔十万?这场“教育战争”,把所有人逼上绝路


“老师一巴掌,家长要赔十万?这事儿,真不是钱的事!”

这话一出,估计不少人心里“咯噔”一下。可这不是段子,不是剧本,是真真实实发生在济南某中学的一场“教育风暴”。

事情小得不能再小——一个学生座位调整,老师情绪失控,拍了一巴掌。就这么个瞬间动作,像一颗火星,点燃了整片森林,最终烧得老师、家长、学校、学生,全都被卷了进去,谁也没能全身而退。

先说结果:老师被记过、调离讲台,去了资料室“面壁思过”;家长坚持维权,索赔十万精神损失费,要求全校公开道歉;学生呢?从第一排被“发配”到最后一排,成绩下滑,眼神躲闪,连心理老师都约不上;学校焦头烂额,教育局介入,街道办派人“维稳”……一场本该在班级内部就能解决的小摩擦,硬是演变成了一场全民围观的“教育罗生门”。


最讽刺的是,那个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孩子,反倒成了最沉默的人。

他坐在教室最后一排,课本摊开着,眼神却空洞。同学看他,带着好奇,也带着疏远。没人再问他:“你还好吗?”

他的世界里,大人们在争论监控录像、赔偿金、律师函,而他自己,只想回到从前那个安静的座位,哪怕只是听一节课。

妈妈付女士,从愤怒到崩溃,一步步走成了“孤勇战士”。她不接受学校的处理结果,认为“调离岗位”和“口头道歉”远远不够。她拿着监控视频,一遍遍回放:老师拍打孩子脸颊、挪走座位牌、当众宣布“去最后一排”,在她眼里,这是赤裸裸的公开羞辱。

她录下情绪崩溃的视频,哭着说:“我快熬不住了,但为了孩子,我不能退!”

她的诉求很明确:十万精神赔偿、书面道歉、全校播放事件说明视频。

在她看来,这不是钱的事,是态度,是尊严,是告诉所有人:“我儿子不是能随便欺负的!”

可这份“为孩子好”的执念,却像一把双刃剑,伤了别人,也伤了自己。


她没注意到,孩子的成绩在下滑,眼神在躲闪,甚至开始频繁去校医室量血压。心理老师想帮他,预约排到下周,而他的日记本,始终是空白的。

他不敢跟妈妈提新老师怎么样,怕她更焦虑;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去,或许,他已经不在乎了。

再看老师。

田老师,一个从教多年的班主任,曾经在讲台上挥斥方遒,如今却被调去资料室,天天对着故纸堆发呆。他没发声,同事说他“是个负责任的老师,就是那天太冲动”。

可一个习惯了站在讲台上的老师,突然被剥夺话语权,那种落差,比处分更伤人。

更可怕的是,这件事在教师群体中引发的“寒心”效应。

有老师私下说:“现在别说批评学生,就是轻轻拍一下肩膀提醒他别走神,都得先想想会不会被录像。”

教育,本该是温暖的引导,现在却成了“高危职业”。

学校更难。


一边是家长的强硬诉求,一边是教师群体的寒心。

派出所建议走民事诉讼,教育局说“要总结经验教训”,街道办派干部上门“维稳”——可这一切,像在处理一个“随时爆炸的包裹”,而不是在解决一个家庭的困境。

最痛心的是,这件事本可以不走到这一步。

如果老师当时没动手,只是平静沟通;

如果家长在看到学校初步处理后,能选择谅解;

如果任何一方愿意后退一步,事情都不会演变成今天这样。

可没有如果。

每个人都被自己的情绪和立场绑架,一路向前,身后留下一地鸡毛。

一位退休老教师在网上留言:“我教了一辈子书,以前学生调皮,拿粉笔头丢过去,下课了还是一样嘻嘻哈哈。现在,我看着这些新闻,感觉自己好像从来没认识过这个职业。”

这话,听得人心里发酸。

我们都在说“为孩子好”,可真正的好,是让他在安全、有爱的环境里成长,而不是把他一个人丢在战场中央,任凭炮火轰炸。

你怎么看?

如果是你,你会选择维权到底,还是选择和解?

评论区聊聊,我们一起想想,教育的路,到底该怎么走?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35.0.7049.79
  • #4
当老师成了“佛系职业”:是谁把教育逼到了这一步?
如果人生可以选择
2025-09-30 23:42
现在的老师,早就不是“教书育人”的光辉形象了。走进教室,学生睡觉的、玩手机的、顶嘴的,甚至直接摔门出去的,老师只能默默叹气,连发火的力气都没了。有人说这是老师“躺平”了,可真相是——老师早就被折腾得没了脾气。


学生成了“祖宗”,老师成了“服务员”

过去老师批评学生,家长会说“您尽管管教”;现在老师多说两句,家长反手一个投诉,学校还得逼着老师道歉。学生摸准了这套路:犯错无所谓,反正有家长撑腰。有个初中老师吐槽:“学生上课吃泡面,我说了一句,他回‘你管得着吗?, 你再多说一句,我就到走廊里跳下去,你信不 ?"

更离谱的是,学校把“学生满意度”当考核指标。学生给老师打低分,年终奖就泡汤。结果呢?老师只能哄着学生,作业不敢多留,纪律不敢严抓,课堂变成“讨好大会”。


家长甩锅,社会“道德绑架”

现在的家长分两种:一种觉得“教育全是学校的责任”,孩子成绩差怪老师,打架斗殴怪老师,连孩子抑郁了也怪老师;另一种是“护犊子狂魔”,孩子犯错永远有理:“他还是个孩子啊!”

社会舆论更狠。老师稍微严格点,就被骂“没有师德”;学生跳楼了,不管原因是什么,先骂老师“逼死人”。可没人问:那些课堂上辱骂老师、撕作业本的学生,他们的“心理健康”谁负责?

教育政策“左右互搏”,老师里外不是人

一边喊着“减负”,不准考试排名;一边又用升学率考核学校。老师夹在中间:作业留多了,家长举报;留少了,成绩下滑,领导骂人。某小学老师说:“上面要求‘快乐教育’,可中考照样按分数录取,最后黑锅全是老师背。”

还有各种形式主义:扶贫表格、禁毒手抄报、防溺水承诺书……老师白天填表,晚上备课,凌晨改作业,哪还有精力管课堂纪律?

学生为什么敢“骑到老师头上”?

网络洗脑:短视频里全是“00后整顿职场”,学生有样学样,觉得顶撞老师=“有个性”。

惩罚失效:罚站算体罚,写检讨算“精神压迫”,老师除了口头教育,毫无威慑力。

价值观扭曲:学生比的是“谁更横”,而不是“谁更优秀”。好好学习?不如当网红来钱快!

教育不是“谁横谁赢”

老师没了脾气,表面看是“佛系”,实则是心寒。当教育变成讨好、甩锅和形式主义的混合体,最后吃亏的还是孩子。毕竟,没人管的野马,迟早会撞上社会的南墙。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35.0.7049.79
  • #5
罚站5分钟是惩戒还是体罚?听听触动教师和家长心灵的学生采访
一念善若生
2025-09-24 21:00
很触动家长和教师心灵的学生采访


采访者:那你们怎么看老师体罚学生呢?比如说罚站呢,比如说拿戒尺打手心啊。


采访者:就是有的时候家长不理解?

我感觉采访者和学生都错了,错在混淆了体罚和惩戒两个概念。


体罚是绝对不对的,是教师职业道德操守明令禁止的

体罚是教师对学生肉体实施惩罚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,如殴打、罚站等。我国相关法律禁止体罚学生,体罚会对学生造成身体和心理伤害。

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里明确提出了,教师不允许体罚或变相体罚,也不允许辱骂、歧视学生。

道理很简单,学生虽然年龄小,但他们是独立的自然人,生而为人就必须具有人格尊严和人身不受伤害的权利。


上去20年前,几乎80%的学生都被老师打过,那个时候家长学生都认可,教育界也没有明文禁止,所以没有体罚一说,也就没有当今这么多的体罚事件。


家庭是个特殊的环境,似乎大家认可父母体罚孩子

现在大家都有个普遍的认识,家长打自己的孩子是可以的。

这是因为大家认为家长是不会对孩子下狠手的,“虎毒不食子”深入人心。大家也会认为只要家长动手了,那就是孩子的行为让人忍无可忍了,家长打孩子几下是深爱孩子的表现。

对于家庭内部,社会国家和法律关注的是杜绝家暴,没有杜绝体罚的提法。

当然每个人都会认为,家长对孩子的爱远远高于教师对学生的爱,血脉相连是无敌的法宝。


罚站5分钟属于体罚吗?家长要求严惩教师

看到学生的采访回答,也能在社会和家长中听到一定的声音,那就是似乎教师可以轻微的体罚一下,对学生的成长未必是件坏事。

其实体罚无轻微之说,只要是体罚都不允许,但教育管理是允许惩戒的。

最大的难点就在于什么是惩戒?惩戒的具体实施细则是什么?

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,只知道可以惩戒,不知道如何惩戒。

比如:罚站5分钟属于体罚还是惩戒?教师可以这样做吗?教师是否要被追究责任?

教师罚学生站5分钟认为这是惩戒,家长要求严惩教师认为这是体罚。问题就出在这儿!


写在最后:

迫切的需要明确惩戒的具体实施细节,迫切的需要教师家长都知晓惩戒的具体实施细节。

大家都有据可依,界限分明,才不至于发生家校纠纷和矛盾。

这对学生的发展也有帮助。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35.0.7049.79
  • #7
济南田老师体罚学生后续:家长不依不饶,学校和社会该如何面对?
树梢头看明月
2025-9-23 16:02
最近,济南育英中学那事,真是把大家都给整懵了。


田老师被说体罚学生,家长在网上哭得稀里哗啦,学校也赶紧上门道歉,甚至还闹到了可能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地步。

这事在网上炸开了锅,这么闹腾,到底能解决啥问题呢?


一开始,家长说孩子不仅被体罚,还被骂得狗血淋头,家长哭得那叫一个惨,说啥“跑遍济南的医院凑药,让自己休息休息,来生再见”。

这话听着确实让人心疼,可也让人觉得有点过头了,还有人说家长在学校门口喝了药,但这事后来也变得不清不楚的。


现在关键就卡在伤情鉴定上了,孩子身上到底有没有伤痕?这些细节,现在网上传得乱七八糟,真相到底啥样,谁也说不准。

网友们可都站家长这边,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?可时间一长,大家越看越觉得不对劲。


田老师肯定有错,但这孩子就一点错都没有?学校不公布监控,可能也是想保护孩子隐私,避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。

现在警察都介入调查了,要是真有问题,早就抓人了,可到现在还没动静,这说明事情可能没到刑事犯罪的程度。


老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,本来就挺敏感的,老师教书育人不容易,要管全班学生,还得应付各种家长的要求,有时候还得碰上熊孩子。

可不管孩子多调皮,老师体罚肯定不对,但家长这么冲动,把事闹这么大,是不是也太过火了?


互联网传播快得吓人,一开始大家都挺同情家长的,可后来就开始质疑了:“你这么闹,对孩子真的好吗?”

现在大家关注的焦点已经从孩子受伤,变成了家长的行为让人费解。


本来是想为孩子争取权益,结果因为反复曝光,让人觉得家长有点偏执,同情心也少了一大半。

说到底,孩子才是最无辜的,这事闹得这么大,孩子成了焦点,可他本身并没有任何过错。


媒体一报道,评论一多,孩子以后上学,估计都会被别人指指点点,这对孩子来说,实在是太残酷了,以后上学都难了。

我觉得现在这种情况,家长还是先让生活平静下来,好好陪陪孩子,帮他找回自信。


老师也得吸取教训,以后教育孩子得讲究方法,事情已经这样了,交给法律去裁决吧,闹大、寻死、反复纠缠,这些行为,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,也毁了别人。

说到底,孩子的一生比一时的输赢重要得多,我们不能只看眼前,还得想想孩子的未来,只有这样,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,拥有属于自己的明天。







事实真相,公布学校监控视频不就是非黑白都清楚了? 拿证据出来说事。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35.0.7049.79
  • #8
调查结果出炉了,这次我站在老师这边。

IMG_20251004_234731.jpg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35.0.7049.79
  • #9
用事实说话,严己者,身正不怕影斜。造谣者,法网恢恢疏而不漏。
 

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

后退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