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祝贺本论坛成立21周年!(2004.8.16-2025.8.16)
  • 论坛网址:https://db163.us(可微信分享)、https://0668.es、https://0668.cc(全加密访问)

讨论 一个人的真金白银都这样,何况一个国家所做的! (17人在浏览)

IMG_8572.jpeg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22.0.6261.119
  • #177
截至2025年8月14日,美国尚未正式承认阿富汗塔利班政权,但双方已展开一系列试探性接触,关系呈现复杂变化。以下是综合分析:

一、当前官方立场

1. 未承认且保留恐怖组织定性
美国仍将塔利班列为恐怖组织,并明确表示"短期内不会实现关系正常化"。尽管塔利班多次要求美国承认其合法性(包括在2025年3月的喀布尔会谈中),但美方仅将对话定位为"探索性",强调需满足人权、反恐等条件后才可能调整立场。
· 关键障碍:塔利班未能履行2020年《多哈协议》中切断与"基地"组织联系等承诺,且持续压制女性权利。
2. 外交代表机构争议
塔利班近期要求美国移交阿富汗驻华盛顿大使馆控制权,试图以此获取象征性合法性。但美方未同意,安全专家警告该使馆可能被用作"恐怖组织指挥中心"。目前阿富汗驻美大使馆仍处于关闭状态。

二、近期互动与策略性合作

1. 人质交换与悬赏撤销
· 2025年3月,塔利班释放两名美国人质(乔治·格莱兹曼、菲伊·霍尔),美方则撤销对哈卡尼网络三名成员的悬赏(包括塔利班内政部长西拉柱丁·哈卡尼)。
· 塔利班被指刻意推迟释放人质至特朗普上任,以换取政治好感。
2. 秘密会谈与潜在利益交换
· 2025年1月,美塔在卡塔尔密谈,议题涉及"美军重返阿富汗基地的可能性",尤其是战略要地瓦罕走廊(与中国接壤),美方意图牵制中国在阿影响力。
· 塔利班提出条件:解冻阿富汗央行90亿美元资产、解除制裁、移除塔利班官员黑名单。

⚖️ 三、影响承认的核心障碍

1. 人权与治理问题
塔利班持续推行严苛伊斯兰教法,限制女性教育与就业,迫害少数族裔(如哈扎拉人),遭国际社会强烈谴责。美国强调改善人权是关系正常化的前提。
2. 反恐合作存疑
· 美国情报界2025年度报告虽未将塔利班列为直接威胁,但指出其仍容留"基地"组织残余势力,且未能遏制共同敌人"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"(ISIS-K)的扩张。
· 美方要求塔利班切断与所有恐怖组织的联系,并归还美军撤离时遗留的数十亿美元装备,遭塔利班拒绝。
3. 国内政治压力
特朗普政府面临两党对"背弃阿富汗盟友"的批评。约20万曾协助美军的阿富汗人滞留危险区,而美国却暂停难民接收计划并试图驱逐部分阿富汗人,加剧道德争议。

四、未来趋势:有限接触取代全面承认

1. 务实交易可能扩大
塔利班视特朗普为"易交易对象",主动释放人质、撤除反美标语等示好,换取部分制裁松绑。美方则聚焦于反恐情报合作(如打击ISIS-K)及地缘博弈(瓦罕走廊控制权)。
2. 国际承认进程缓慢
目前无任何国家承认塔利班政权。若美国移交大使馆或允许塔利班在美设办事处(如提议中的"华盛顿以外代表处"),可能引发连锁反应,但短期内可能性低。

---

总结

美国对塔利班采取 "接触但不承认" 的实用主义策略:在反恐、人质问题上合作,同时以制裁和外交孤立施压其改善治理。双方关系正常化取决于塔利班能否在人权与反恐上兑现承诺,而特朗普政府的交易倾向或推动局部利益交换,但全面承认仍遥不可及。


截至2025年8月14日,中国政府尚未正式承认阿富汗塔利班政权,但通过务实外交接触、经济合作和安全协调,维持了与阿富汗临时政府的实质性关系。以下从政策立场、行动逻辑及未来趋势综合分析:

️ 一、官方立场:未承认但保持接触

1. 外交表态
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“奉行面向全体阿富汗人民的友好外交政策”,认为阿富汗不应被排除在国际社会之外,支持国际社会与阿临时政府加强接触,但始终未宣布“正式承认”。2024年1月和2025年7月,外交部均明确表示接受阿富汗临时政府派遣大使、递交国书等行为属于“正常外交安排”,而非政治承认。
· 关键障碍:中方要求塔利班履行反恐承诺(尤其切断与“东伊运”等组织联系)、改善人权(如女性权益),并回应国际社会关切。
2. 与俄罗斯立场差异
2025年7月,俄罗斯成为首个正式承认塔利班政权的国家,中方仅表示“欢迎俄阿关系新发展”,未跟进承认。

二、实质合作:经济与安全先行

1. 经济重建支持
· 资源开发:重启艾娜克铜矿(全球第二大未开发铜矿),建设中阿跨境公路和铁路“中阿快线”,推动矿产运输成本降低40%;中国对阿投资超10亿美元,覆盖农业、能源、基建等领域。
· 人道援助:2025年向阿提供2000吨粮食、5000箱药品及30万剂疫苗,免除部分债务。
2. 安全合作深化
· 塔利班明确承诺“绝不允许任何势力利用阿领土危害中国安全”,并在边境联合反恐演习中配合中方打击“东伊运”等组织。
· 中方提供无人机监控系统,协助阿方管控瓦罕走廊等边境要地。

三、战略考量:地缘利益主导

1. 打破西方孤立
中国通过合作助阿富汗缓解经济危机(GDP暴跌26%、半数人口缺粮),削弱美西方制裁影响,同时将阿纳入“一带一路”框架,打通中巴经济走廊西延通道。
· 对冲美国围堵:阿富汗作为中亚枢纽,可为中国提供绕开马六甲海峡的陆路替代方案,强化区域影响力。
2. 换取政治承诺
塔利班以“恪守一个中国原则”“反对外部干涉内政”等表态换取中方支持,双方形成“安全换发展”的默契。

⚠️ 四、挑战与风险

1. 塔利班治理能力存疑
内部派系斗争(如哈卡尼网络与中央的矛盾)可能影响合作项目执行;ISIS-K等极端组织仍在阿活跃,威胁中方人员安全。
2. 国际压力持续
美西方批评塔利班人权纪录,可能制约中阿合作空间;印度试图通过恰巴哈尔港项目抗衡中国影响力。

五、未来趋势:有限承认或逐步推进

· 短期内中方或维持“接触但不承认”策略,以经济合作为杠杆推动塔利班改革。
· 若塔利班持续兑现反恐承诺且稳定执政,中国可能率先推动其加入上合组织等机制,变相提升其合法性,但正式承认需视人权与反恐进展而定。

总结

中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采取 “非正式承认下的全面合作”模式:通过经济投资、安全协作换取地缘利益,同时以“全体阿富汗人民”为外交辞令规避主权承认争议。这一策略既满足中国西部安全与“一带一路”扩张需求,也为塔利班提供打破孤立的突破口,但最终走向正式承认仍需塔利班在治理上实质达标。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22.0.6261.119
  • #178
汗奸的下场

特朗普政府面临两党对"背弃阿富汗盟友"的批评。约20万曾协助美军的阿富汗人滞留危险区,而美国却暂停难民接收计划并试图驱逐部分阿富汗人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15.0.5790.168
  • #180
热烈祝贺,总算回到人民的怀抱。
 

附件

  • share_3082bc93d4b3f9d9d3b54d21c908fda41756033346017.mp4
    664.9 KB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22.0.6261.119
  • #181
汕头大学(Shantou University)的成立时间可以追溯到 1981年。经国务院批准,汕头大学于1981年8月26日正式成立。叶剑英元帅还为学校题写了校名。

学校在198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,并在同年吸收了汕头医学专科学校,设立了汕头大学医学院。到了1993年,学校成为了硕士学位授予单位,1998年又成为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。

汕头大学是教育部、广东省人民政府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,也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——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。

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到你。如果你对汕头大学的其他方面感兴趣,我很乐意继续提供帮助。

汕头大学学费全免政策在2019至2022年间是真实存在的,但自2023年起发生了调整,2025年起该政策彻底终结,所有学生都需缴纳学费。

2019年,李嘉诚基金会宣布启动本科生学费全额奖励计划,汕头大学因此成为中国第一所四年学费全免的公立大学,2019级至2022级本科生(包括四年制专业和临床医学、口腔医学等五年制专业)的学费由李嘉诚基金会承包。

从2023年开始,这一政策不再适用于所有学生,学校设立了创新人才奖和特长生奖,只有入选的学生才能免学费。到2025年,该计划彻底结束,所有学生都要按照不同专业缴纳相应的学费。
 
最后编辑: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22.0.6261.119
  • #182
个人或企业进行慈善捐款,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,这实际上是国家对公益行为的鼓励。下面我为你梳理一下中国慈善捐款与税务的主要关系、关键规则和注意事项。

慈善捐款与税收优惠

基本概念

在中国,个人或企业通过符合条件的公益性捐赠,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优惠。这意味着你的捐赠款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,从而减少应缴税款。

个人捐款的税务规定

对于个人而言,将其所得对教育、扶贫、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,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%的部分,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。

扣除比例与限额

· 一般情况:个人捐款的扣除限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的30%。例如,如果你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万元,那么你的捐款扣除限额就是3万元。
· 特殊情形:对特定领域(如教育、扶贫、医疗)或特定事件(如疫情防控)的捐赠,有时国家会出台政策允许100%全额扣除,但这需以官方公告为准。

计算公式

个人捐款可扣除金额的计算公式如下:

最终的应纳税额则按以下方式计算:

操作流程

1. 留存凭证:向符合资格的公益组织捐款后,务必取得并妥善保存由财政部或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财政部门监(印)制的公益事业捐赠票据,这是税前扣除的凭证。
2. 年度汇算申报:在次年进行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(一般为3月1日至6月30日),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或前往税务局填报捐赠信息。
3. 税务审核:税务机关对申报信息进行核实后,会相应调整你的应纳税额。

企业捐款的税务规定

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,在年度利润总额12%以内的部分,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;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%的部分,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。

操作流程

1. 取得合规票据:企业捐款后,应取得公益事业捐赠票据,捐赠支出计入“营业外支出”科目。
2. 填写纳税申报表: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,正确填写《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》(如A105070表),享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优惠。

⚠️ 注意事项

进行慈善捐款并希望享受税收优惠时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
1. 确认受赠机构资质:务必通过具有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组织(如正规基金会)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进行捐赠。你可以通过财政、税务、民政部门的官方网站或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(https://cszg.mca.gov.cn/)查询受赠单位是否具备相关资质[citation:4]。
2. 取得合规票据:捐赠后,请务必取得并妥善保存加盖受赠单位印章的公益事业捐赠票据(而非《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》),这是享受税收优惠的凭证。票据上需载明捐款人姓名、金额、日期及开立单位信息。
3. 了解扣除限额:
· 个人捐赠扣除限额一般为应纳税所得额的30%。
· 企业捐赠扣除限额为年度利润总额的12%。
· 超出限额部分,个人捐赠一般不可结转(除非政策另有规定),企业捐赠可结转以后三年内扣除。
4. 关注特殊政策:对于特定领域或事件的捐赠,可能会有提高扣除比例甚至全额扣除的特殊政策,请留意官方最新公告。
5. 个人捐款的节税效果:捐款抵税抵的是应纳税所得额,而非直接抵减应纳税额。其节税效果因人而异,通常高收入人群因适用税率更高,相同的捐款额产生的节税效果会更明显。对于低收入人群,如果捐款后列举扣除总额未超过标准扣除额,则采用标准扣除额报税可能更划算。

捐赠抵税操作指南

个人捐赠抵税申报步骤(以个人所得税APP为例)

1. 进入个人所得税APP首页,点击【综合所得年度汇算】。
2. 在标准申报页面,找到“准予扣除的捐赠额”一栏,点击右上角“新增”。
3. 填写捐赠信息:
· 受赠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:填写受赠组织的信用代码(如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:53440000MJK85049XB)。
· 受赠单位名称:填写受赠组织的全称。
· 捐赠凭证号:填写捐赠票据上的号码。
· 捐赠金额:填写票据上的实际金额。
· 扣除比例:根据实际情况选择30%或100%(如有政策依据)。
· 备注:可简要说明捐赠项目和时间。
4. 保存信息。如有多个捐赠票据,请依次新增。
5. 所有捐赠信息填写完毕后,选择“分配扣除”,系统会自动显示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合计。
6. 确认后保存,继续完成汇算清缴流程。

企业捐赠抵税申报要点

1. 将捐赠收据交予财务人员,捐赠支出计入“营业外支出”科目。
2. 财务人员在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(一般为1月1日至5月31日),正确填写《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》(A105070表)。

总结

慈善捐款与税务的关系,主要体现在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公益行为。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,通过合规的渠道进行捐赠,并取得有效的捐赠票据,就可能在纳税时享受相应的扣除,从而降低税收负担,同时奉献爱心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细节(如扣除比例、符合全额扣除的特殊事项、具有资质的机构名单等)可能会适时调整。因此,在进行大额捐赠或希望获得特定税收优惠前,建议咨询专业的税务人士或直接向税务机关查询最新的政策规定,确保你的善举能够顺利获得相应的税收优惠。

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到你。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22.0.6261.119
  • #185
想攻击得言而有物呀,靠一张图片能说明什么问题?
 
热烈祝贺,总算回到人民的怀抱。
许多年前一篇巜别了司徒雷登》,司徒雷登留下燕京大学跑了。现在一篇《别让李家诚跑了》,李家诚留下汕头大学也跑了。留下的傻逼将载歌载舞地走向地狱。历史总是如此相似。
 
最后编辑: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22.0.6261.119
  • #190
中国专机抵达阿富汗,在中方外长面前,塔利班表现一反常态,为何对打通瓦罕走廊一字不提?
察言关事
2025-8-24 02:02
据北京日报报道,中国外长一离开莫迪办公室,专机就压着兴都库什山脉的风口进了阿富汗。行程没有铺垫、没有预热,外交部通报出的信息却很密:会见阿富汗总理阿洪德、内政部长西拉杰丁,与外长穆塔基会谈,并主持中—阿—巴三方外长对话。看似常规的“邻里之行”,细节却透着不寻常。

最扎眼的一处,塔利班方面这回对着中方高层,竟然把他们曾经最爱讲的“瓦罕走廊”闭口不提。要知道,这条狭长地带曾被他们视作“走向中国市场的唯一路上走廊”,一年到头逢会必讲、逢访必推,这回却静悄悄。


时间是在20号,地点在喀布尔。会见对象中带着实权部门的“内政部长”这个点,已经暗示议题的硬度。公开口径强调了四个词,平等、发展、反恐、睦邻;三边对话自2022年重启以来持续推进,这次再度对表“在彼此核心利益上相互理解支持”“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”“充分发挥对话机制作用”。中国外长的表述里,有一段常被忽略的“工程语”:中方奉行面向全体阿富汗人民的友好政策,支持阿当局稳健施政、聚焦发展、坚决打恐、睦邻友好,实现长治久安。穆塔基的回应也不绕弯子,对华友好是阿富汗外交政策的基石,不允许任何人或势力利用阿领土危害中国安全。把这些句子放在一起,就能看出这趟访问的“优先级排序”:先安全后发展,先护栏后通道,先机制后项目。

这时候再回忆一下临时政府以往对瓦罕走廊的热度,更显得此番沉默“不寻常”。过去两年,喀布尔官员逢人便算账:瓦罕公路一开,年过境费至少60亿美元,几乎能对冲被美方冻结的70亿美元海外资产;去年参加“一带一路”部长会,代表团把“尽快打通对华陆路”当作发言重点;今年4月,更有人放风说公路已修到中国家门口,“两个月内投入使用”。如果这些话按时间轴往前推,现在早该是“剪彩录像”满屏飞了。结果呢?不但没有剪彩,反倒低调闭麦。这不是忘了台词,这是意识到“徐徐图之”的必要。当安全门槛还没跨过,项目越高调,风险越高;当周边邻国对你的安全承诺缺乏信心,走廊越快,阻力越大。

把这件事掰开看,至少有三层逻辑。

第一层是区域安全的现实。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边境争端不是个别事件,枪声此起彼伏,边贸随之忽冷忽热。巴方这次在三边会上讲了句“话里有话”的实话:政治与经贸在走,安全合作“相对落后”。这可不是埋怨,是对运行风险的指认。你要让货走得快、保险降得下来、车队敢夜里跑,先得把跨境恐怖组织、极端势力、走私集团的“骨架”打断,把口岸管理、边境巡逻、缉毒反恐这些“脏活累活”做实。中国外长单独会见内政部长,就是冲着这条“底板”去的。没有“底板”,再漂亮的走廊都是纸面工程。

第二层是外交节奏的艺术。外界喜欢把“称谓变化”当做承认与否的风向标,这回通稿里确实不再用“临时/代理”的前缀,说明接触层级与功能性认可上了一个台阶,利于推进实操合作。是否等同法律意义的承认,暂无相关信息。但塔利班不再在中方面前猛推“瓦罕”,本身就是一种“自我校准”:与其被解读为“拿经贸绑安全”,不如先证明你能“不给邻居添麻烦”。这次他们当面给中方的承诺很清楚,不允许任何势力利用阿领土危害中国安全。承诺不是句式,承诺要靠抓人、靠截流、靠通报、靠联巡来验证。先把承诺变成流程,再谈走廊变成通道。


第三层是中国的“工程型外交”。中方这回几乎没有预热,直飞喀布尔、升级到三外长对话,把“平等—发展—反恐—睦邻”的框架翻译成“口岸—通道—清单—值班表”。这套打法在我看来是熟悉的:不上来就谈“巨构梦”,而是从联络点、联查单、联训表这类“小颗粒度”入手,先把护栏加厚,再把车道拉直。你要问中方关心什么,我会说,关心的是联络官有没有到岗、边控有没有常态巡逻、黑名单有没有清单化、跨境预警有没有频次指标、禁毒有没有联合行动的影像纪录。这些看起来“无聊”的东西,才是真正能降险的东西。

讲到这里,不妨把瓦罕走廊这条线的“技术面”也摆出来,帮大家从神话里走回工程。瓦罕是一条海拔高、气候恶、地震多、山体不稳的狭长走廊。修公路不是挖条沟,涉及路基加固、雪崩防护、隧道通风、桥梁耐震、冬季养护、通信覆盖。你要把重车队从这条线上常态跑,至少要同时满足五个条件:边境稳定、道路可靠、救援可达、通信不中断、保险可保。而这五个条件里,前三个本质上都与安全有关。塔利班现在没提“打通”,也许是开始明白了这条“先后逻辑”。安全是门槛,经济是收益;门槛不过,收益是负的。

再谈谈巴基斯坦在这个三角里的“关键变量”。中巴经济走廊在过去几年承受了不小的安全冲击,承包商撤离、项目放缓、保险费率上抬,这些冷指标比口号诚实。要逆转它,就得从跨境反恐链条上用力。可执行的路径其实很清楚:三边联络点常态化,明确值班与联络流程;跨境恐怖组织清单对表,按季度更新;联合缉毒与边境巡逻按表执行,定期发布公开通报;口岸管理联动,不仅查人查车,还要查资金与货物的可疑流;战乱险与货运险的差异化费率,按安保评分下调。当你能让保险公司放心,市场自然会回来。这是工程实践的“铁律”。


阿富汗的安全生态高度脆弱,派别竞争、武装流散、毒品经济盘根错节,任何“走廊化”的工程都会成为“战略目标”。这要求我们的推进方式“多点开花、适度分散”,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;要求“安全与发展同步推进”,避免出现“有通道、无护卫”“有项目、无配套”的断档。还需要警惕机制“礼节化”——会开了、照片有了、通稿发了,现场无动作。这类“低质量外交”,在高风险地带就是安全隐患。

塔利班这回在中方高层面前闭口不提瓦罕,不是忘词,是换了剧本。他们开始明白,先把安全账算平,再谈走廊的收益;中方也用“称谓微调+行程升级+三边牵引”给了足够的台阶与抓手。接下来这条线能不能跑出加速度,不看口号,看清单;不听热词,听回铃。谁能把“承诺”做成“流程”,谁就有资格谈“走廊”;谁还想用“项目”去绑“安全”,谁就会在门口被请去补课。这,是这次“反常沉默”的全部含义。
 

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

后退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