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论坛网址:https://db163.us(可微信分享)、https://0668.es、https://0668.cc(全加密访问)

交流 教育的痛点 (6人在浏览)

注册
2009-11-04
帖子
2,085
反馈评分
166
点数
101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35.0.7049.79
  • #1
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切中当前教育痛点的问题。您用“万丈高楼平地起”来形容小学教育的基础性,非常贴切。关于“让成绩不合格的小学生留级”,我们不能简单地用“好”或“不好”来回答,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教育政策问题。

我们来从正反两个方面,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。

一、 支持留级的观点(为什么这个想法听起来有道理)

您提出的建议,核心目的是为了夯实基础,这确实是教育的关键。支持者的理由主要包括:

1. 保证知识掌握: 留级给了学生额外一年的时间,去真正理解和掌握当前年级的核心知识(如拼音、乘法口诀、基础阅读能力),避免“夹生饭”越积越多,最终导致彻底放弃。
2. 保护学习信心: 对于一个始终跟不上进度的孩子来说,每天在课堂上“听天书”是一种巨大的折磨。留级到合适的年级,让他能跟上教学节奏,体验成功的喜悦,反而可能重拾学习的信心和兴趣。
3. 端正学习态度: 留级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,不仅对学生,也对家长和老师。它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:学习成果是严肃的,需要认真对待,这有助于形成严谨的学风。
4. 减轻教师压力: 在一个学生水平差异巨大的班级里,老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。让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留级,可以适当缩小班级内的认知差距,让教学更有的放矢。

二、 反对留级的观点(为什么现实中普遍取消了强制留级)

尽管有上述好处,但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,中国乃至全球教育界的主流趋势是取消或严格限制小学阶段的留级。这背后有更深层次和更复杂的考量:

1. 对学生的心理创伤: 这是最核心的反对理由。留级通常被贴上“差生”、“笨”的标签,会给儿童带来巨大的羞耻感、自卑感和社交压力。他们要与熟悉的同学和朋友分离,融入一个新的、更年幼的集体,这种心理伤害可能远比知识上的落后影响更深远,甚至伴随一生。
2. “ stigmatization” (污名化)效应: 一旦被标记为“留级生”,学生可能会自我放弃,老师和家长也可能降低期望,形成一种“他反正不行”的恶性循环,这被称为“自我实现的预言”。
3. 效果未必显著: 研究显示,单纯重复一年,如果没有配套的、个性化的教学支持,学生成绩的提升往往非常有限。第一年没学懂,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时间不够,而是方法不对、兴趣不足或存在学习障碍。重复低效的学习过程,可能只是浪费时间。
4. 经济与资源成本: 留级意味着学生要在教育系统中多待一年,这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总成本。对国家而言,需要投入更多的教室、教师等教育资源。
5. “一刀切”的不公平: 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多种多样——可能是智力发育稍晚,可能是家庭关爱缺失,可能是存在阅读障碍、多动症等特定学习困难,也可能是对教学方式不感兴趣。简单地用“留级”来惩罚所有成绩不合格的学生,并不公平,也无法对症下药。

三、 比“简单留级”更科学、更人本的解决方案

那么,既然“一刀切”的留级弊大于利,而学生基础差的问题又真实存在,我们该怎么办?现代教育理念强调的是 “早发现、早干预、个性化支持” ,而不是事后的“惩罚性重复”。

1. 建立学习困难预警与干预体系:
· 在小学低年级,就通过课堂观察、简单测评等方式,快速识别出跟不上的学生。
· 立即启动干预措施,比如:课后辅导小组、一对一帮扶、资源教室等,利用课后或假期时间,帮助他们及时跟上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。
2. 推动“因材施教”的课堂教学改革:
· 鼓励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,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,让每个孩子都能“跳一跳,够得着”。
· 采用项目式学习、合作学习等方式,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。
3. 加强家校合作,找准病根:
· 学生成绩差,根源往往在家庭。学校需要与家长深度沟通,了解孩子背后的情况:是父母陪伴太少?是家庭关系紧张?还是存在未被发现的学习障碍?
· 指导家长如何科学地陪伴和教育孩子,共同制定改进计划。
4. 将“留级”作为最后的选择,并优化其形式:
· 留级不应被完全废除,而应作为所有补救措施都无效后的 “最后手段” 。
· 即便留级,也应注重心理疏导,避免“污名化”。可以换一个班级或学校,以一个新的开始。更重要的是,留级期间的课程不能是简单的重复,必须是个性化的、强化的教学方案。

结论

您关心学生基础不牢的问题,这非常正确。“万丈高楼平地起”,小学阶段的基础至关重要。

但是,“留级”这剂药方,副作用太大,且疗效不确定。我们不应该回到简单地用“留级”来解决问题的老路上去,而应该向前看,推动建立一套更精细、更科学、更富有人文关怀的学生支持体系。

真正的教育,不是要筛选出“谁该被落下”,而是要想方设法确保“一个都不少”。这需要教育者、家长和社会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智慧,而这,也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。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35.0.7049.79
  • #2
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感觉电白教育局真的要在小学加强师资投入才行。高考年年垫底,电白人民太憋屈了。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97.0.4692.98
  • #3
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感觉电白教育局真的要在小学加强师资投入才行。高考年年垫底,电白人民太憋屈了。
有小石龟的50多分优秀成绩在,电白教育会一飞冲天的。
 

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

后退
顶部